3月9日,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文逸楼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研讨课,邀请了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卫视频道主持人、配音员刘雨希来校开讲。

刘雨希老师与同学们分享经验
不同于以往的研讨课堂,本次课程采用“双师”课堂的模式,邀请业界的专业人士,从专业技能、媒介素养、行业发展等层面与学生研讨朗诵艺术、配音艺术、主持艺术三大板块。课程邀请名师走进课堂,与学生展开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究专业,感受名师的魅力。

是名师亦是师兄,刘雨希老师是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4级毕业的学生,在课堂的第一部分,刘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从本科阶段到工作阶段的比赛经历,将亲身总结的比赛经验传授给同学们。在与同学们的交谈中,刘老师还提及自己在本科阶段是练早功最积极的同学,以此来鼓励同学们不要放松对自己专业基本功的督促。同时,刘老师还将自己在广东省电视台工作的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他强调,对于有声语言的学习要与时俱进,更要精雕细琢,每一次的抑扬顿挫和停顿都要有意义。
纸上谈来终觉浅,结束了经验理论的分享后就来到了真枪实战的实践环节。在刘老师为同学们示范了《吹号者》、《就是那一只蟋蟀》等著名的现代诗后,同学们踊跃参与,积极展示,虚心地向老师求教。刘老师也细致地为每一位朗诵的同学做了点评,并且还提到了一个特殊的朗诵方法:学有声语言的艺术,不能只把眼光局限于此,而是要放眼于“兄弟子妹”艺术,学习话剧,美术,歌剧等艺术都将有益于增进有声语言艺术。

刘雨希老师为同学们示范朗诵技巧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表示受益匪浅,学习到了许多以往没有了解过的朗诵方法,并且感受到了有声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刘老师以师兄的身份与同学们在专业上的交流更是让同学们深受鼓舞,激励同学们在有声语言艺术上不断学习,勤耕不缀。
“双师”课堂的独特模式,将会继续邀请业界的专业人士,将行业的实践与课堂相结合,旨在为学生打磨多种类、高质量且具有大赛竞争力的有声语言艺术作品。
文 字 张 杏\图 片 许莹冰 毛俊阳